您现在的位置: 西普陀寺 >> 佛教文化 >>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 佛教与科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科學的佛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10489    更新时间:2009/5/10

慧济法师

美国西来寺住持

前言

科学一词,简单明了的说是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是理性与实验的结合,即对万物做合理阐释以成为认知,进而达到事物理念的真实境界,凡是人类对自然界追求理解的研究活动都可称为科学。科学的原意为知识,是一门利用仪器与学理,专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问。

佛法是探究我们生死自在的学问,而给予真实的方法,达到如实的解脱境界。因此佛法是解脱生死烦恼的科学,因为佛法是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是智能理性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发现相对论的近代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有一个能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常以科学常识解释佛法的沈家祯博士也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从以上的得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佛法是科学的,科学也是佛法的显现。因此,科学越进步,佛法越兴盛。

以下,将以三个主项来说明阐述:

一、二千五百年前的佛教科学

二、二千五百年前的念力科学

三、二千五百年前的真理科学

二千五百年前的佛教科学

佛陀在世的时候,证明了水中有细虫(细菌)的说法,这对当时古代而言,可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大事情。

在《毗尼日用》中的饮水偈中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有一次,佛坐在恒河岸边,他的弟子取了一钵水给他,他告诉其弟子:一钵水中,八万四千虫。

以肉眼来看,当然看不到,但是看不到的,不表示不存在。

此事至到十五世纪末叶,科学家发明了显微镜,用显微镜向水中一看,便会发现里面的确存在许许多多数不尽的小虫(细菌),但对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而言,他早已知道了。

以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中,确实到处是充满肉眼所看不见的细菌。甚至于现代的电磁波、紫外线,虽然存在,我们依然看不见。

因此,当我们在考虑身体的组织架构时,我们很容易把它分析成手、脚、头、身体、肌肉、心脏、脑等部位来看。但当我们更细微来看这些部位的组合时,就会发现它们都是由很多的细胞所构成的。

在增一阿含经中,有一次佛陀告诉弟子说:比丘当知:因缘合会,乃有此身耳!又复,比丘!一人身中骨有三百六十,毛孔九万九千,脉有五百,筋有五百,虫八万户。这更能证明伟大的佛陀早已具足科学的眼光。

二千五百年前的念力科学

人的心力念力是可以开发训练的,如三十七道品中的五力,所谓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佛陀说明这是助道法。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一中记载,有一次,质多罗长者供养诸位比丘后,比丘们从座起去,在行经的路中,天气闷热,于是有一下座比丘名叫摩诃迦,跟上座们说:今天很热,我想让天气起云雨微风,使气候凉快些,不知道可以不可以?诸上座答言:如果你可以做到的话,那是最好的。这时候,摩诃迦即入三昧正定。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风从四方而来。如经文所载:时,诸上座为长者说种种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质多罗长者亦随后去。

诸上座食诸酥酪蜜饱满,于春后月热时,行路闷极。

尔时,有一下座比丘名摩诃迦,白诸上座:今日大热,我欲起云雨微风,可尔不?

诸上座答言:汝能尔者,佳!

时,摩诃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风斖斖从四方来。至精舍门,尊者摩诃迦语诸上座言:所作可止?

答言:可止。

时,尊者摩诃迦止神通,还于自房。

这种情况,可说非常神奇,但二千五百年前,一位下座比丘做到了,下座比丘如此,何况上座比丘。当然这是集中心力所成,可说是佛法的念力科学。

还有一则载于杂阿含经卷四十二,说明护教的波斯匿王,身体肥大,举止之间,汗流浃背,气息长喘。此时佛陀教他一偈,让他在吃饭之前,能记诵不忘,透过此方法,让波斯匿王身体能有所减,且容貌端正。因此,波斯匿王非常感念佛陀的教导。如经文所载:

时,波斯匿王其体肥大,举体流汗,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气息长喘。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体极肥盛!

大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极肥大故,惭耻厌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时,有一年少,名郁多罗,于会中坐。时,波斯匿王告郁多罗:汝能从世尊受向所说偈,每至食时,为我诵不?若能尔者,赐金钱十万,亦常与食。

郁多罗白王:奉教当诵!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郁多罗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说偈,于王食时,食食为诵,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而说斯偈: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如是,波斯匿王渐至后时,身体佣细,容貌端正,处楼阁上,向佛住处合掌恭敬,右膝着地,三说是言: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与我现法利益、后世利益、现法后世利益,以其饭食知节量故。

这是以其正念心力而成就的事,对现在而言,这是正确的瘦身方法,可去掉因减肥而险些丧命的危害。

二千五百年前的真理科学

在远古的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真理也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这也是科学要研究证实的。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中提出:宇宙万象万物都只是的各种不同形态。是无法被看到的,但科学能证明它确实存在于世间,这正可以验证佛陀所说万法皆的事实;空,看不到,却无所不在,遍一切处,遍一切时。

如杂阿含经卷十一,佛告诸比丘: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剎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

杂阿含经卷三也说: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凈、解脱,是名为空

最殊胜的是,佛陀指出宇宙一切万有,都是缘起性空,这也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也因如此,佛陀成就了解脱圣道。

缘起就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生起聚集的,也就是一切都由各种的条件组合而生而有的意思;性空则是说凡是依靠众缘的组合而生而有的事与物,都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杂阿含经卷四: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十三: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义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缘起法法说?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山河大地,宇宙万有,确实皆是众缘而起的,就以人体为例,佛教说人体乃由地(固体、坚骨)、水(液体、血液等)、火(温度、体温)、风(气体、气息)四大元素所组成。现代的化学说,一个成人的身体,是由大约16%的碳,8%的氢,3%的氮,1.5%的钙,1%的磷,0.5%的其他原素,再加上70%的水所组成。

科学家们又用化学等的方法,将一切的物体分解之后,得出许多微细的粒子叫做分子,它是由更小的粒子原子夸克(在核物理学上是指构成质子和中子的更小粒子)构成的,因此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切的物体,最初都由同质或异质的原子(后来又发现在最微小的原子之中,尚有因子、质子、量子、夸克)结合而成分子,然后再由分子构成一切的物体。科学家们的此一结论,不正是证明佛教之所说:一切万有,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无一不是缘聚则生(有),缘散则灭(空)的吗?

结语

综合以上的种种例证,在在说明,科学越是进步,就越能证明佛教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单单一个缘起性空,就把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一语道破。因此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大文豪、大诗人的泰戈尔要说:我认为释迦牟尼佛乃世上最伟大的圣哲!(见泰戈尔作《论佛祖及佛教思想》一文。)又英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举世公认为最杰出的逻辑学家的罗索也说:各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也就是知识本身就是力量,因此我们也可说:科学就是力量、佛法就是力量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www.zgxpts.cn 版权所有:西普陀寺
    地址:贵阳市白云区云峰大道龙井路西普陀寺
    电话:0851-85829609、85841957 邮编: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