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蓝天瑞蔼,硕果丰收,迎来了伟大祖国70周年盛世华诞,华夏儿女举国欢庆!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忆古庆今,高举爱国的旗帜,深深缅怀历史上无数先烈为我们负重前行,抛头颅洒热血,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繁荣。中国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历史性飞跃,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可谓是盛世强国,盛世中华!
70年的峥嵘岁月,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 的砥砺前行,从百废待兴到今天的百业昌盛,这些都沉淀着14亿中华儿女的永恒记忆!在这儿,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俯首沉思,70年来新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承载着历史的艰辛血泪。人生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广大佛教徒和教信教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自的行业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见证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体地位,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让世人瞩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一直是一个和平包容慈悲的宗教,翻开历史册页,佛教中的建筑、绘画、雕刻、诗词、歌韵、赋頌、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摄、六度文化思想已融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引人向善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建立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信仰,让大众的身心得以宁静,摒除人生内心恶习烦恼,培养提升人生内心的道德倾向,创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生和顺的社会环境。
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一年,佛教徒爱国爱教,走与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高举爱国旗帜,发扬爱国精神,深刻领会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把佛教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运衰则佛教衰,国运兴则佛教兴,没有民族的独立,就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没有宗教的健康发展;没有国家安定团结的环境,就没有宗教和谐的生动局面。国家好,宗教才好。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弘扬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备正知正行的敏锐思维,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好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信教群众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道路,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佛教一直以来有源远流长的爱国护国优良传统,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上报四恩”的高尚情操,在历史长河中历代高僧的爱国情怀,进入了历史史册,得到广泛的继承和赞扬。如:东晋的道安大师、慧远大师、法显大师、唐朝的玄奘大师、鉴真大师、一行大师、近代的虚云大师、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喜饶加措大师、巨赞大师、班禅大师、赵朴初先生、本焕老和尚、宽霖老和尚、隆莲老和尚、惟贤老和尚、慧海老和尚、宗满老和尚等等,老一辈的爱国高僧,他们的慈悲济世,助人为乐,行修并进的光荣传统,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弘扬,用传统文化来提升凝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信内心,强大一个民族的智慧精神堡垒,唤醒那些舍本逐末的涣散心态,这是上层建筑导之有方,导之有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人的信仰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一个民族的信仰决定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价值趣向,一个具备了正念正行正命的人,也将肩负着一个时代之使命。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佛教的兴衰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关怀,离不开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离不开信众的拥护和参与。今逢盛世,政通人和,七十华诞,万民同庆,我们身为佛教界爱国人士,不忘初心,沥沥前行,沐浴着党的光辉,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党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国盛民安,风调雨顺,高举爱国旗帜,弘扬爱国精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秉持“以戒为师”,切实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寺院生态文化建设,更加团结引导广大信众围绕在党和政府周围,进一步树立贵州佛教界的良好形象,为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当前,特别要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要求,加强佛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和培养,深入挖掘佛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大力弘扬和谐理念,多做利乐有情、利益众生,服务社会的工作,做到信教不忘爱国,修行不忘济世,心系国家,情系众生,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和衷共济,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新的贡献,祝中国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释藏青
2019年10月1日